高速紡絲機的變頻調速技術改造一般有兩套方案,一是由“集中”調速改為“分散”控制。即每個位(卷繞機)采用兩臺變頻器分別驅動摩擦輥及槽輥電機,這樣每個位都可單獨控制,相互之間沒有電控方面的,避免原來四臺變頻器中任何一臺變頻器故障而造成全線停機,也便于新產品的開發研制及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,也可取代化纖實驗機。德國巴馬格(Barmag)公司九十年代新出的紡絲機即采用這種方式,國內一些廠家也有采用此方式的改造方案,但這種方案投資太大,全機需要三十二臺變頻器,加上計量泵電機和油劑泵電機,則需要六十四臺變頻器,據悉北方一家長絲廠采用此方案僅變頻器就投資了一百多萬元。
考慮到每個位不必*以不同轉速運轉,且同一時期不可能同時試制16個品種,本著“、經濟”的原則,我們采用了另一種方案,其特點如下:
高速紡絲機保留原有系統,增加切換電路,使新增的三墾高性能變頻器可以控制原有的16個位,也可以控制7個位或8個位或1個位,這樣可以用一個位試制新產品,也可以用三墾變頻器控制7個或8個位生產小批訂單,另9個位或8個位采用原SCR變頻器生產另一個品種,實現一機兩品種,以滿足銷售部門和用戶的要求。改造后的每個卷繞機單元的電氣傳動電路如圖二。其中,當起動變頻器的輸出頻率等于原運行變頻器的輸出頻率時,如將電機通過K22和K24切換到原運行變頻器,該卷繞機可生產原產品;如將電機通過KXM和KXC切換到新運行變頻器,該卷繞機可生產新產品。通過這兩組接觸器的不同組合,即可調整產品結構。